(原標題:漯河市召陵區推動文旅文創高質量融合發展)
網易河南12月27日報道(周惠杰 通訊員 石瑨)今年以來,漯河市召陵區堅持“文化點亮城市、產業彰顯特色、創新引領未來”,以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景區打造、項目實施、品牌塑造等為重點,整合文旅文創產業資源,集思廣益做優發展規劃,多措并舉夯實發展基礎,推動全區文旅文創高質量融合發展。
聚焦均等化、補短板,推進公共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城市書房1個,大力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城市書房信息資源數字化平臺建設,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并將圖書館“搬”到線上。所有行政村建成標準化文化廣場,不斷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體育健身站點實現全覆蓋。鋪設健身步道15公里,新增、更換、維修健身器材80余件,協調體彩資金支持齊莊村老年健身園建設。全區15分鐘文化圈、讀書圈、健身圈基本形成。
聚焦興文化、惠民生,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新成立62家鄉村文化合作社,并籌措10萬余元配備文藝器材。聯合社會力量開展“文化振興、溫暖惠民”公益捐贈活動;依托“我們的節日”等活動,打造節日文化品牌,舉辦地域特色明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今年以來,該區累計開展線上文藝展播、圖書閱讀推介、送戲曲下鄉等活動100余場次,受惠群眾20萬余人次。支持民間團體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新排練的許慎相關劇目在全區巡演,取得良好效果。注重人才培育,依托周彥生藝術高中培育各類文化藝術人才。7月,召陵區文化藝術研究學會成立,有力助推文化鑄魂、文化賦能。
聚焦挖資源、找載體,積極探索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新模式。將美麗鄉村建設、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推進全民健身相結合,明確了鄉村游、文化游與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相融合的路徑。講好齊桓公、許慎等代表人物的故事,全方位提升召陵文化影響力。宣傳特色鄉村文化,推出泥塑、草編等十余種文創產品,并將產品帶到東盟博覽會進行推介。精心打造5號旅游環線,目前正在拍攝宣傳片。對1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2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宣傳推介,新公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新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截至目前,雪霽花海特色小鎮已成功創建3A級景區;雪霽花海特色小鎮的車視界主題公園,已連續舉辦7屆國家級汽車越野賽。
聚焦早謀劃、快推進,全力依托項目促發展。目前,投資1800萬余元的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即將完工,明年可投入使用。3515文化創意園區預計明年開工建設,建設期限兩年,建成后將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