遆蕊老師是鄭州市扶輪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的一位數學教師,自從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已在一線教學崗位奮斗了27年。27年的春去秋來,27年的早出晚歸,在三尺講臺默默奉獻,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
行源于心,力生于志。遆老師從不敢忘記自己的教育初心,她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教學上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樹立大教育觀,為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夯實基礎。多次榮獲校級、區級等各項榮譽。
日常生活方面,她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循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樂于奉獻,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地做好領導交給自己的每一項任務。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時刻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同事及學生面前做出表率,力爭成為一名大家公認的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
馬克思說,人活著是要有點精神追求的。她堅信這句名言。因此,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渴望有更多的鍛煉自己的機會,不斷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從進入小學起,她就積極參加各種講課、評課活動,多次擔任觀摩課、公開課任務,讓自己在教育的舞臺上能有所成就。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不能讓一個差生掉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要對差生有愛心、耐心、恒心,就能……”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曾經在她的班上有這么一位學生,父母都已年老,自己身體很弱,經常被同學欺負。生活在這種境況的他,沒有童年的歡樂,總是沉默寡言,和別人說話也總是戰戰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對他這樣的學生遆老師總是給以更多的關心,及時了解他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多次找欺負他的學生談話,積極表揚幫助他的學生。學生的心靈畢竟是天真純潔,漸漸欺負他的少了,幫助他的多了,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在給老師的節日祝福中,這位同學總是寫這樣平常而發自內心的一句話:“老師,您就像我的媽媽,我會用努力學習報答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