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團參觀校史館
采訪團在圖書館第二報告廳觀看學校學生資助工作視頻
發布會現場
2022年8月31日上午,由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網、央廣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大河報、大河網、鳳凰網等15家中央和省級主要媒體記者組成的教育部“教育這十年”“1+1”學生資助工作主題系列發布活動采訪團走進河南中醫藥大學,以實地參觀、召開發布會、采訪等形式,聚焦河南中醫藥大學十年來學生資助工作的舉措和成效。河南省學生資助中心副主任戴曉明,河南省教育廳新聞辦有關同志同行。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田力,校黨委委員、黨委宣傳部部長劉金廠,學工部部長、學生處處長李俊芝及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仲景廣場、校史館、醫史館、白云蘋貧困生基金會等地,現場感受富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體悟源遠流長的河南中醫藥發展歷史,深入考察十年來河南中醫藥大學學生資助工作思路、舉措、經驗和成效。采訪團在圖書館第二報告廳,觀看了河南中醫藥大學學生資助工作視頻。
教育部“教育這十年”“1+1”學生資助工作主題系列采訪活動走進河南中醫藥大學發布會在本草書院志遠學堂舉行,李俊芝主持會議,田力作為發布人介紹了學校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渠道的學生資助工作這十年開展情況。
田力指出,河南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認真落實國家、河南省的各項資助政策,實行學生資助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構建了物資幫扶、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全力做好學生資助這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田力強調,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資助工作放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育人”作為資助工作的靈魂,旗幟鮮明提出了“鑄愛心工程、育誠信英才”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理念。圍繞這一條主線,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和政策宣講,在對學生進行物質幫助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精神層面的成長,實現了資助、服務、育人的有機統一。著力培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愛國愛黨、熱愛社會主義、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優秀品質。
田力指出,2012年至2022年,在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渠道的學生資助工作中,學校從規范管理入手,不斷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扎扎實實、耐心細致做好工作,切實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實現誠信育人目標。期間,學校有5.17萬人次(高校2.59萬,生源地2.58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到國家助學貸款資助,貸款金額3.275億元(高校1.812億元,生源地1.463億元),貸款覆蓋率達35%以上,實現應貸盡貸。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持續良性運行,貸款學生普遍增強了經濟意識、責任意識、信用意識和法律意識,在廣大同學中形成了感恩、自強、誠信、奮進的價值取向,學校的“誠信自強”育人特色進一步得到了強化。截至目前,學校已順利回收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本息2.45億元,本息按期回收率達99.79%,貸后管理進入良性循環。學校連續十五年獲得全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資助工作考核優秀等次,九次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名,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推薦學習單位,獲得河南省“大美學工”十佳品牌。受資助學生中涌現出了全國首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王一碩、全國“優秀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標兵”白云蘋、抗疫最美逆行者朱海秀、支援鄭州“小湯山”醫院建設的朱順超、河南省第四屆最美大學生秦中朋、河南省防汛救災“身邊好人”余潛等一批批叫響河南、影響全國的大學生先進典型。
田力表示,學生資助工作是落實黨的惠民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今后,河南中醫藥大學將進一步圍繞育人中心任務,科學管理,規范服務,充分發揮資助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共同推動這項惠及莘莘學子的愛心工程持續健康開展,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努力為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發布會后,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分別采訪了河南中醫藥大學學生資助工作教師代表白云蘋、姚明超、秦中朋,受助學生家長代表以及受助畢業生代表、受助在校生代表等。
據悉,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部從2022年8月30日起,圍繞“十八大以來學生資助工作成效”主題,在河南開展“教育這十年”“1+1”學生資助工作主題系列發布采訪活動。河南中醫藥大學被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廳選定為河南省學生資助工作典型,接受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進行實地采訪。此次全省共遴選了兩所高校、三個縣市,該校是第一站接受采訪展示的單位。(文/賈姝 學生處 圖/秦東仁)